中亚史(第一卷)

蓝琪 & 苏立公 & 黄红

Book 1 of 中亚史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r: 商务印书馆

Published: Aug 14, 2018

Description:

《中亚史》第一卷主要论述中亚地区的原始文化、早期文明、古代国家的历史。从内容上看,本卷在世界历史的分期中属于上古史的范畴;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考察,这一时期的中亚社会处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阶段。本书分“中亚原始文化”、“中亚文明时代”、“中亚塞种国家”、“西突厥汗国”四编。第一编起于200 万年前在喜马拉雅山南缘的西瓦利克地层发现的石核石器,终于中亚北方早期铁器时代(前7 世纪);第二编从中亚地区步入阶级社会的公元前10 世纪起,到希腊人统治结束的公元前3 世纪止;第三编从塞种在中亚建国的公元前3世纪起,到塞种国家灭亡的6 世纪止;第四编从突厥人在中亚建国的6 世纪中叶起,到唐代中国灭亡西突厥汗国的7 世纪中叶止。 ☆编辑推荐 《中亚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所在地区及与它们有关的地区。中亚史著述一直存在史料多的地方多写、史料少的地方少写或不写的状况,本书作者以扎实的文献基础,综合了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编定性,以章定范围,以节定内容”,使我们对中亚史有整体的认识,具有很强的研究与参考价值。本书作者蓝琪师从历史学家项英杰先生治中亚史,成果丰硕,曾出版多部与有关中亚史的有影响力的论著与译著。 ☆精彩试读 悦 读 第一卷 序 《中亚史》第一卷主要论述中亚地区的原始文化、早期文明、古代国家的历史。从内容上看,本卷在世界历史的分期中属于上古史的范畴;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考察,这一时期的中亚社会处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阶段。 《中亚史》第一卷分“中亚原始文化”、“中亚文明时代”、“中亚塞种国家”、“ 西突厥汗国”四编。第一编起于200 万年前在喜马拉雅山南缘的西瓦利克地层发现的石核石器,终于中亚北方早期铁器时代(前7 世纪);第二编从中亚地区步入阶级社会的公元前10 世纪起,到希腊人统治结束的公元前3 世纪止;第三编从塞种在中亚建国的公元前3 世纪起,到塞种国家灭亡的6 世纪止;第四编从突厥人在中亚建国的6 世纪中叶起,到唐代中国灭亡西突厥汗国的7 世纪中叶止。 在第一编“中亚原始文化”中,作者论述了中亚地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归纳了各个文化阶段的特征。作者指出,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中亚存在着砾石文化和阿舍利手斧文化;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中亚存在着以勒瓦娄哇—莫斯特类型为特征的石片文化。因此,地处东亚与西亚之间的中亚原始文化从旧石器时代起就具有融合的特征,在砾石文化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传入的阿舍利文化。 作者在本编中强调了中亚原始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就开始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了中亚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以北纬45度为界,中亚经济呈现出南、北差异:以哲通文化为代表的中亚南方从原来的渔猎和采集征用型经济逐渐向原始农业的生产型经济转变;以克尔捷米纳尔文化为代表的中亚北方草原从渔猎和采集过渡到畜养家畜的生产型经济。随之,中亚原始文化逐渐呈现出南、北特征,以原始农业为基础的中亚南方发展了定居文化,以畜牧业为主的中亚北方形成了畜牧聚落文化。 在世界一些地区,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特征是不明显的,因此,这些地区的铜石并用时代往往被纳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与之不同,中亚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因此,本书将它分离出来,独立成章。作者指出:中亚铜石并用时代使用的铜器是红铜(天然铜)以及与自然共生矿同存的合金铜,铜器的加工采用了冷锻、冶铸技术;在发现铜石的大多数遗址中,与铜器一起还发现了在红色或淡黄色陶衣上绘以黑色装饰图案的彩陶,它们几乎占了陶器总量的三分之一,彩陶成为中亚铜石并用时代的一个文化特征。因此,中亚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又被称为彩陶文化。 本编论述了中亚地区青铜和铁器文化的特征。中亚发现的青铜大多数是含砷和铅的合金,含锡的青铜较少。中亚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中亚北方的牧—耕型经济开始转向季节性迁移的游牧或半游牧经济;中亚南方表现出三个特征,即大型灌溉系统的出现、城堡的建设、文字迹象;北方游牧或半游牧部落的南迁冲击了中亚南方的定居农业中心,南北交流频繁起来。 在本编的最后,作者将中亚原始文化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考察。作者指出:中亚原始文化发展的进程与世界较先进的西亚地区基本上是一致的。在青铜时代,中亚南方文化显示出两河流域、伊朗和印度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中亚北方的草原文化更多地受到了欧亚草原西部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推断:与印度河流域文明一样,新石器时代以前的中亚原始文化可能是尼格罗—澳大利亚种(黑种人)的达罗毗荼人创造的;从铜石并用时代起,中亚原始文化的创造者是欧罗巴种人中语言属印欧语系的一支人群,即雅利安人创造的。 在第二编“中亚古代文明”中,作者论述了中亚南、北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历程。本编论述了中亚地区经历了来自东、西方的压力,即东方游牧民族的迁徙和西方文明(希腊亚历山大)的远征。 作者指出,外力的冲击加速了中亚古代政权(国家)的形成;与此同时,中亚也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汇聚之地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 在第三编“中亚塞种国家”中,作者论述了公元前3 世纪至6世纪的近一千年中在中亚形成的政权。在中亚北方有游牧行国奄蔡、康居、月氏、乌孙;在中亚南方有定居农耕小国大宛(Ta-Yuan)、罽宾(Ki-Pin)、乌弋山离(Alexandria-Prophthasia);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大帝国—贵霜和哒。这些国家都是语言属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的人建立的,从人种和地理方位上可以认定这些人是波斯铭文中的塞克人,他们在中国史书中被记为塞种,因此,本编将他们建立的政权统称为塞种国家。 本编重点论述了中亚经济的发展状况。作者指出,中亚南方由于引阿姆河、泽拉夫善河等水的灌溉工程的修复、扩建和新建,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大片绿洲形成;在此期间畜牧业形成了区域性特征;中亚的采矿、制陶、金属加工和纺织业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武器制造和城市建筑的发展较为显著。 本编论述了这一时期中亚的交通状况,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亚地区与东方的联系。作者指出:汉代中国的强盛使中亚地区开始成为东、西方交往的桥梁。贵霜帝国对印度的统治使中亚获得了出海口,海路贸易随之发展起来,这是中亚地区以后不再有的情况。本编还论述了这一时期中亚的宗教状况。作者指出:除了琐罗亚斯德教和希腊诸神崇拜外,公元前3 世纪以后陆续开始在中亚流传的有佛教、印度教、摩尼教、景教,中亚地区的信仰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与以往相比,由于贵霜帝国的统治,中亚宗教更多地吸收了印度因素。 在第四编“西突厥汗国”中,作者论述了以突厥部为主的铁勒各部的历史。作者指出:6 世纪以前,中亚地区主要是欧罗巴种人中语言属印欧语系的居民的居地,此后,蒙古利亚种的铁勒人陆续由东向西迁入中亚北方地区。从此,欧罗巴种的印欧人开始与蒙古利亚种的铁勒人融合,拉开了中亚居民突厥化的序幕。 本编重点论述了突厥部落发展的历史。作者指出:突厥部人在叶尼塞河上游生活期间以狩猎和采集为生;迁到阿尔泰山西南坡以后开始了游牧生活;6 世纪中叶,突厥人建立了自己的汗国。在突厥汗国形成过程中,突厥人占据了亚洲三大草原,即蒙古草原、天山草原和哈萨克草原,受到了周边文明影响的突厥社会的封建因素得以迅速发展,其中,“有封建主义的部族,也有奴隶制的部族,有无阶级的氏族和部落,也有从无阶级向有阶级过渡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本编还论述了西突厥汗国统治时期中亚南方昭武九姓国的情况。作者指出:母权制残余和被奴役的等级—贱民和奴隶—在昭武国社会中残存下来,从粟特经济活动来看,突厥人时期奴隶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主导地位。 作者指出,突厥汗国在世界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突厥人是至今发现最早创制自己文字的游牧民,他们将自己部落之名—突厥—给予了与他们说同样语言的所有铁勒族人民。